昨天,悠星网络开发发行的萌系轻动作冒险游戏《星塔旅人》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测试。
BB姬在上月月底,参与了游戏的线下试玩,测试开始后,又摸鱼打了两天,简单和大家聊聊游戏体验。
《星塔旅人》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奇幻架空世界,玩家扮演的魔王,被少女们从睡梦中唤醒,与她们组队,攀登星塔,探索大陆的秘密。
游戏中的男女主角可以随时切换
游戏里有挺多有意思的设定,能看到不少复古与新奇的对称。比如前面说的星塔冒险,其目的是为了能从星塔中获得先进的神器。至于神器都有什么?像是什么拓麻歌子、相机、手机等等现代科技玩意都会出现在游戏里。
展开剩余96%《星塔旅人》的剧情是很合我口味的日式奇幻冒险,魔王加入少女们的旅团后,与她们一同冒险,类似公路片式的单元剧冒险。
官方在《星塔旅人》的剧情里还藏了不少小细节。
比如游戏剧情里其实有Bad End的存在,如果选择不好,魔王则会被抓进白色房间再入轮回。另外因为世界观同时结合了现代与复古,所以一些吐槽的话题都很有意思,谈及都市职场,和新能源科技的发言
除开存在分支不同的主线剧情,每个角色还有独立的个人剧情。游戏中给角色送礼物、约会,提升角色的羁绊等级,就能解锁个人剧情等一系列内容。完成个人剧情后,还会获得角色的L2D插画。
另外,游戏中玩家与角色是用手机进行联系,不同角色的签名也都很有意思
《星塔旅人》的美术偏向传统,是靓丽的赛璐璐风格。
角色有阵营属性的区分,设计意外得丰富。比较合眼缘的苍兰就走的就是反差风格,初看温柔得体,深入之后才发现是个容易上头的Berserker。
苍兰的回忆大厅又是另一种反差
回到游戏玩法上,《星塔旅人》的基础玩法是通过“爬塔”打造构筑,外加强度验证。
展开说,就是魔王指挥角色攀登星塔,在星塔里通过战斗、事件、商店等各种方式随机构筑角色潜能,同时搭配合适的秘纹,组成一套“纪录”,然后再带着这套“纪录”去别的更多玩法模式中割草和验证。
星塔探索需要准备三个角色,1名主控,2名支援,另外还需要3个对应属性秘纹。
探索中,玩家可以操作主控角色自动攻击,手动闪避;选择时机,释放主控+支援共计6个技能释放。在队伍等级提升时能获得角色潜能,进一步提升角色的数值或者技能机制。
秘纹可以看作是这个游戏的武器系统,击败敌人后会获得不同颜色的音符,达成秘纹的触发条件,也可以获得对应的加成。
每张秘纹都有自己专属BGM,部分高星秘纹还有裸眼3D效果
探索中只能控制主控角色,援护角色只以技能释放形式参与战斗,主控角色死亡则挑战失败。攻略结束,完成星塔探索后,我们能把刚刚在探索过程中收集到的所有潜能,以及秘纹加成效果,直接打包带入进其他模式进行战斗。
老实说,《星塔旅人》的战斗意外地不错,角色是自动普攻,所以玩家只需要不断调整站位,把控好与BOSS之间的距离,放技能输出。可惜的是,近战与远程角色,在主控上手感差异不小,开始爬塔后主控与援护角色也不可以调换。
值得一提的还有《星塔旅人》的BOSS设计。每个BOSS都有属于自己的攻击模组,史莱姆的吐泡泡登场,海兔兽会击碎对战场地,多样的攻击方式,其实也为战斗增色不少,也让战斗脱离不停复读,不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那种。
再然后就是一些偏后期的玩法了。像是灾变防线,巅峰揭幕,都是后期的挑战内容。
比如巅峰揭幕,这个模式主要是和旅人角色对决。每个旅人角色会有一套全新的,符合旅人人设和战斗模式的技能组合,需要探索对抗方式,是比较吃操作的挑战。
灾变防线,则是偏向割草,该模式会在纪录基础上,增加命运卡牌的再构筑,只要在局内收集到一定目标的同类卡片,就可以解锁新的特殊增益,进一步强化小队的战力,让玩家能更直接体验到再构筑的乐趣。
虽然唠叨了挺多,可就目前的内容《星塔旅人》的内容还算不得丰富,游戏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各种问题…倒也不用太过担心,现在游戏也才一测,还有大把时间未来可期不是?
没过多久就要过年了,在大多数人印象中,蛇是象征恐惧与邪恶的符号,是细长柔软、没有四肢的冷血动物,总是在角落里阴暗地爬行,一出现准没好事发生。
《天竺鼠车车》新年贺图
但在中国民俗文化里,蛇也可以是受人崇拜、美好的象征。除了央视蛇年春晚吉祥物“巳升升”以外,为了让过年氛围更加浓厚,各个省份接连推出了不同形象的蛇年吉祥物、花灯,造型多种多样。
你可以说它们百花齐放,也……可以是群魔乱舞吧。
在这些蛇年吉祥物当中,有一部分长得龙里龙气的。与其说像蛇,还不如说是龙。它们看起来挺可爱的,就是AI味儿浓了一些,好看得很相似,缺乏记忆点。
江苏南京、广东东莞、山东济南以及福建泉州,都是这样龙里龙气的吉祥物。
还有一部分,长得傻里傻气。神似表情包,身体像蚯蚓,全靠鬼迷日眼的表情出圈,想让人忘记都难。
这只黄色的大头蛇,极具当地特色。红到发紫的脸颊加上迷幻笑容,像不像菌子吃多了的人?毕竟它是来自云南昆明呀。
在职期间,小黄甚至经历了拔牙,去掉门牙之后好像更搞笑了。
广东的充气蛇,长了一对心心眼,像是遇到梦中情猫的汤姆,白天和晚上还有不同形态。
蛇信子被人当成烟斗了……
山东蛇年吉祥物。
武汉樱花蛇。
云南玉溪簪花蛇,融入了传统文化。
只要心中有年味,什么都可以是吉祥物,那我烈空坐应该也行吧?
上星期,一个特摄剧片段突然在外网爆火。推特上万转发,点击更是破了千万,夸张数据让不少人讶异,误以为令和特摄终于出现了一个可以当作里程碑的作品。
但很遗憾,令和特摄现在仍在寻找自己的里程碑。
这个特摄片段能在推特爆火,是因为它并非来自纯血特摄剧,它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部艾薇,更准确地说是一部特摄艾薇的前戏。
上网冲浪偶遇特摄艾薇,拳拳到肉,打击感强如怪物,拼尽全力,在评论区寻找车牌。
不怪我发癫,真的就好这一口反差。
拿看特摄的眼光去看这个片段,会觉得质量中等偏上,差强人意,虽然打斗的力量感持续在线,但是特效相对简陋,前后也没有展示变身这个特摄精髓,凑合。
但换个视角,用看艾薇的眼光去看这个片段,那简直就是腐朽化神奇。一招一式尽显日本匠人精神,诚然特效不足,但热爱肉眼可见,高低得选个年度最佳提名,率先垂范。
那BB姬,这么惊心动魄,热血偾张的艾薇哪里能看呢?
别跟别人说是我说的!这部特摄艾薇叫《阿仁丸战队》,Youtube上全集免费,懒得科学上网也可以在B站找到搬运。事先声明,免费观看的是正经特摄,想要看其他的需要额外解锁付费内容,多的就不说了。
《阿仁丸战队》在推特重新走红其实完全在意料之外。
这部片子并不是什么新片,而是去年年初,被制片厂GIGA放到Youtube上的老片。刚上的时候籍籍无名,反倒在推特传开后引来一堆人去买之后的付费内容,顺带新作也直接卖到脱销。
看起来很有市场,但《阿仁丸战队》这样的特摄艾薇,在不景气的业界里非常少见,看来看去,就只剩GIGA自己还在坚持深耕艾薇特摄。
GIGA的发家之路过于标准。
公司成立于1995年,早年专职打工,给别人做特效加工的外包,后来发现打工不如创业,于是转头创业自己拍起了重口味,接连碰壁,在创业岌岌可危的关键时刻索性放开,开始厨力主导,转头做特摄艾薇,意外收获好评。
虽说GIGA以特摄出名,却也不只闷头做三大特摄。他们的huaping.vmsrqya.cnAAA口味其实很杂,涉猎范围从魔法少女,到漫威英雄,从古代忍者,到未来机械人……其中的出场角色,为了规避版权,全部是GIGA自家原创,但就设计元素来看,说没受到时下热门影响,肯定是假话。
顺着他们的创作履历翻,会发现GIGA对待本篇是越来越不上心了。
特摄艾薇说起来玄乎,但实际上就那么两三招。身为××的女主角在行侠仗义的关键时刻,拼尽全力,无法战胜反派,只能被反派抓回大本营录制付费内容。付费内容的花样也就那么多,早几年GIGA还会拿出做老本行的感觉来点重口味,后面则完全意思意思得了。
倒不是说他们质量下降了,而是他们将有限的预算,投入进了无限地特摄中。
回到GIGA最常拍的特摄三巨头这里,他们拍奥特曼打怪兽不仅原创了造型与怪物设计,还从圆谷那学来了仰拍和经典的桥洞视角;
拍假面骑士,不仅所有的假面骑士都有一套原创(也有可能是碰瓷)设计,GIGA还额外给骑士制作了变身的道具,完成度之高,让人不禁怀疑他们真的有做玩具的打算;
拍超级战队,唱名、集体POSE、片头变身……该有的内容一个不落。
拍摄了《阿仁丸战队》的女演员,还在推特说GIGA为了拍这段前戏,请了很多专业的特摄演员,不仅对场景和动作十分考究,女演员的服装也是经过精挑细选、量身打造的。GIGA真的是一家很值得尊重的影片厂商。
GIGA也确实靠着好名声风生水起。
现在的GIGA,片库里不仅有特摄艾薇,还有正儿八经拍出来的特摄作品,虽然体量有限,但再怎么说一只脚都已经踏到了岸上,未来可期。
好了,现在终于能两只手打字了。
如果用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,去看这部挖坟挖出来的特摄艾薇前戏,会发现即使有专业人员的加入,有数不清的心血投入其中,《阿仁丸战队》和正经的特摄作品仍有非常大的距离。
会有人将它夸上天,让圆谷、东映来和GIGA取经,全是因为对比。令和年代的特摄作品,能像《阿仁丸战队》一样,将诚意展现给观众的作品,实在太少了。
特利迦奥特曼里的卡蜜拉人间体 上坂堇
回看前面提过的三巨头,奥特曼系列这五年推出了泰迦、泽塔、特利迦、德凯、布莱泽与仍在连载的亚刻六部作品,只有泽塔与布雷泽两部收获了比较高的评价,其余皆毁誉参半。
倒不是说其余的作品就一无是处,而是剧集中有太多的瑕疵,在强迫着你去接受令和特摄难以再创辉煌的事实。新生代文戏节奏成迷、体量的局限性、脚本固化等一系列问题,导致作品都难以重拾平成、昭和的高峰。
假面骑士与超级战队的粉丝其实也差不多,大家已经不再奢求一个高峰,更多是要看着舒服。只要剧集里没有太多恶趣味,没有太多尴尬的情节,即使平淡,走向微妙,但只要比前一年的好,那就说得过去。
之前假面骑士还因为中配过于洗脑出圈过一次
现在不少特摄观众,已经不再奢求一条长线的圆满,而是贯彻今朝有酒今朝醉,后面稀烂无所谓,先把香槟开了,之后的,之后再说。如果真的看的不开心了,那就干脆弃坑,剑指明年新作,看看制作班底里有没有熟人,方便做心理预期。
在这种情况下,GIGA短体量的内容其实非常讨巧,只需要把高潮内容适当复刻,不需要太多长线铺垫,也不需要更深刻的角色塑造,只要做好基本的起承转合,就会收获到不错的效果。
这也是《阿仁丸战队》在海外会获得肯定,甚至被拿来逼宫圆谷、东映的原因。
不过在比烂的时代,日本人还是太束手束脚了。
BB姬,上面说的这些特摄都还可以,但他们都是日本人拍的,不够本土,有没有国内拍出来,还能和日本特摄掰掰手腕的?
有的,兄弟,有的,我推荐你来看看《铠甲勇士星曜诀醒》,与《假面骑士零一》《特利迦奥特曼》相比,它的灾难表现,更胜一层。
《阿仁丸战队》的爆火其实是个非常看地域的消息,国内特摄受众较少,这次传播广泛,多亏它撞到了铠甲勇士新作《铠甲勇士星曜诀醒》播出。
关于《铠6》有多烂,网上已经吵了很长一段时间。情节离谱,台词低幼,有太多不明所以,和想一出是一出……
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根本,问题的根本是铠甲勇士已经彻底沦为一个鼓吹情怀的噱头。真正杀死《铠6》的,是劣质到不如《幻兽帕鲁》的怪物建模,以及一首前无古人,后也难有来着的主题曲。
15年前的《铠甲勇士》里,尚且有怪物设计,有演员穿着皮套与铠甲勇士打斗,回看如今的《铠6》,当劣质的3D建模成排出现在OP的时候,我就明白所谓的祖宗之法,其实也可以略加变通。
到了音乐,《铠甲勇士》曾有陈致逸担任配乐制作人,再回看如今的《铠6》……有人指控《铠6》片头曲涉嫌AI生成,官方则是恼羞成怒的下掉指控视频,再次声明:铠甲勇士主题曲是权利人及编曲人用心制作的产品,是铠甲勇士的门面,如继续涉及不实信息,权利人将依法追究发布者的法律责任。
粉丝从《铠6》中只能看到一种敷衍。不要细究片头曲,不要细究怪人设计,不要去想它那莫名其妙的世界观,也不要在意满是漏洞的剧本,和忍俊不禁的台词,为了铠甲勇士爆米买玩具才是正道。
想15年前《铠甲勇士 帝皇侠》毁誉参半,有不少人认为国内的特摄起步较晚,没看过特摄的人自然难以品出其中精髓。
可谁想之后就是一路下坡路。直到没有怪人,没有主题曲的《铠6》出现,才发现能陷入日本特摄困局,并不是一件坏事。
而《阿仁丸战队》,这部特摄艾薇在海内外的翻红,其实只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:观众能从作品里感受到作者的诚意。艾薇是工作,特摄是生活,粉丝感受到了,所以让它作为特摄又火了一次,就这么简单。
发布于:安徽省亿策略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-按天配资-杭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