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纸关税函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掀起了巨浪,特朗普的签字笔和中国的稀土管制正把全球贸易推向未知水域。
2025年7月7日中午12点,华盛顿白宫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“真实社交”平台上按下发送键,一条信息瞬间传遍世界:“我很高兴地宣布,美国将于此刻开始向各国递送关税信函或协议。” 他嘴角微扬,仿佛在下一盘大棋。
几小时后,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各自收到了来自白宫的信函:美国将对日韩进口商品征收25%的关税。信中特朗普警告:“如果日本或韩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,美国将在25%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。”
01 关税风暴夜:14国名单与最后通牒
特朗普的关税函像一把撒向全球的飞刀。14个国家被精准锁定,税率从25%到40%不等。日本、韩国、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被划入25%一档;南非则面临30%的税率;柬埔寨和泰国商品将被征收36%的关税;老挝和缅甸的商品税率最高,达到40%。
特朗普在信中直言不讳:“25%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。” 他给这些国家指了一条“明路”:只要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产品,就无需缴纳此项关税。
同一天,特朗普又签署了一项行政令,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接受采访时已埋下伏笔:“对于那些在8月1日前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,关税税率将恢复到4月宣布的水平。”
当被记者追问8月1日是否为最终期限时,贝森特神秘一笑:“我不会泄露策略,如果你想加快速度,那就行动吧。”
02 稀土博弈:白宫里的秘密协议
时针拨回6月26日,白宫椭圆形办公室。特朗普面对镜头突然抛出一句:“我们昨天刚和中国签了。” 现场记者面面相觑,连在场的助手都措手不及。
谜底由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同日揭开:中国将向美国供应稀土,美国则取消对华芯片软件、喷气发动机等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。
这一纸协议背后是三个月的激烈博弈。4月4日,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震动全球:对钐、钆、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。这张王牌打得精准——美国75%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。
五角大楼的官员们焦虑地盯着供应链地图:一架F-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,而一艘“弗吉尼亚”级核潜艇的稀土需求量高达4.2吨。通用汽车紧急暂停电动皮卡生产线,英特尔推迟亚利桑那芯片工厂投产时间,理由都是“关键材料供应链不稳定”。
美国怀俄明州的MP材料公司开足马力运转美国唯一稀土矿,但其开采的稀土精矿仍需漂洋过海运往中国分离提炼。“他们可以开采矿石,但不知道如何将其转化为磁铁。”一位中国稀土专家道破西方软肋。
协议中,中国的操作既精准又克制: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仅六个月,到期需重新申请;要求进口企业提供稀土用途及客户名单,防止资源流向军工领域。
03 关税重锤下的中国企业:利润不到1元的困境
稀土硝烟未散,另一场风暴已然来袭。就在世界以为中美贸易战出现转机之时,华盛顿突然挥出关税重拳。
6月25日,美国商务部公布针对六类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清单:硬木胶合板征收504.07%反倾销税;低速电动车最高面临1157.53%复合税率;钢栅栏征收86.24%基础反补贴税。
山东临沂一家胶合板厂里,老板王伟明在凌晨两点被越洋电话惊醒。“老客户全撤单了!”销售总监的嘶喊声混着电流声刺入耳膜。仓库里为沃尔玛订单备货的600吨板材堆积如山,生产线运转率骤降至三分之一。
“几百万的出口订单,说取消就取消。”王伟明苦笑着。这些按照北美客户要求定制的桦木夹芯板厚度为0.8英寸,而国内市场通用1.2英寸规格;环保标准、夹芯材料也完全不同。“产线改造成本够赔三年利润!”
江苏一位木业老板的账本更令人心酸:“过去赚美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。我们卖一张板出去,利润不到1块钱,还要承担物流、安装、售后……”
河北一家钢栅栏企业面临86.24%的反补贴税,美国客户已转向墨西哥供应商。最残酷的是低速电动车领域——两家未应诉的中国企业面临1157.53%的合计税率,彻底关闭了美国市场大门。
04 科技暗战:从芯片到无人机的攻防
当关税战稍缓时,科技领域的交锋愈演愈烈。2025年5月21日深夜,北京商务部大楼新闻发言人神情凝重地直指美国:“所谓国家安全只是借口,本质是维护自身单边霸权!” 这番表态针对的是美国三天前针对中国AI和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出口管制。
讽刺的是,就在九天前,中美双方代表刚在日内瓦握手言欢,下调了彼此征收的高额关税。
在伦敦谈判桌上,半导体技术始终是核心议题。美方仅承诺放宽部分非高端芯片出口限制,但人工智能芯片禁令纹丝不动。华为昇腾芯片遭遇出口管制升级,反而逼出创新潜力——在深圳实验室,昇腾920芯片揭幕亮相,采用5纳米工艺,性能比肩英伟达顶级产品,功耗还降低12%。
无人机零部件成为隐形战场。中国占据全球80%的商用无人机市场,美国厂商从中国采购零部件量已比2024年初增长三倍。
一位法国买家向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坦言:“欧洲生产商的无人机技术相比中国落后三年。” 乌克兰战场上的改装武器都依赖中国零部件。
中国的管控策略相当精准:允许消费级无人机出口,但卡住16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发动机、0.3米精度的合成孔径雷达等军用级部件。五角大楼国防创新部门主管埃梅内克公开承认:“中国有能力让全球无人机产业停摆一年。”
微妙变化发生在协议签署前后。美国商务部悄然通知能源公司:可将乙烷装载到驶往中国的油轮,但未经授权不得卸载。这种“可运不可卸”的奇特状态,恰似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——看似破冰,实则暗藏玄机。
05 盟友与对手:全球贸易版图重构
当全球目光聚焦中美博弈时,特朗普突然将矛头转向盟友。6月27日晚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:“美国将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!” 导火索是加拿大宣布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。
特朗普愤怒指责这是对美国的“直接且赤裸裸的攻击”,美国财长贝森特随即威胁对加拿大追加征收20亿美元“数字服务税”。
几乎同时,越南与美国达成“分层关税协议”——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%关税,而任何被视为“通过越南转运的商品”将面临40%的惩罚性税率。这种精准狙击含有中国零部件的转口贸易策略,引发中方高度警觉。
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日表示,欧盟“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”,目标是赶在7月9日前。但若谈判失败,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。
目前,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%关税,对汽车领域征收25%关税。特朗普威胁称,如果7月9日前美欧贸易谈判没有取得突破,他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%关税。
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在电视节目中表示,他不会在与华盛顿的谈判中“轻易妥协”。当被问及如何处理特朗普的来信时,石破茂说,日本正在“作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”。
韩国总统李在明3日坦言:“与美国的谈判看起来非常困难,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‘想要什么’。” 他无法确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谈判。
06 深夜惊雷:中国商务部的强硬表态
6月28日凌晨零时,北京商务部大楼的灯光穿透夜幕。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被紧急发布:“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,换取所谓关税减免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中方绝不接受,将坚决予以反制!”
这份针对美国“对等关税”谈判策略的声明,既震慑美国,也提醒欧盟、日本等盟友勿用中国利益换取关税豁免。
几乎同时,两条重磅消息跨越大洋而来:特朗普将率领由马斯克、黄仁勋等数十名美企CEO组成的代表团访华;一份被称作“稀土换关税”的中美秘密谅解备忘录悄然落地。
市场反应成为贸易博弈最敏感的晴雨表。当中美达成框架协议的消息传出: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,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;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飙升4.1%;中国A股稀土板块集体上扬,北方稀土等龙头企业涨幅超6%。
国际金价应声跳水,伦敦金现跌1.63%;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于7.16区间。更具象征意义的是——三万吨美国乙烷已装船驶向中国港口,这些曾被封锁的原料,是中国光伏面板与塑料产业链的生命线。
07 贸易战没有赢家:普通人的账单
夜色下的江西赣州稀土矿区,分离机组重新轰鸣。灰白色粉末被装入防辐射铅箱,即将运往加州的风电工厂和得克萨斯州的导弹制造车间。而在华盛顿,美国商务部的乙烷出口许可证编号已排到EL20250624089。
贸易战背后是两国经济承受的重压。2025年5月,中国对美出口同比暴跌34.5%,创疫情以来最大跌幅。国内CPI同比下降0.1%,PPI跌幅扩大至3.3%,通缩阴影笼罩制造业。
美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。洛杉矶港5月货物吞吐量较预期下降25%,1575名工人竞争733个岗位。特斯拉、Lululemon等企业因贸易摩擦调整盈利预期。
在河北一家钢栅栏工厂,机器轰鸣声明显减弱。加征近三倍关税后,美国客户集体转向墨西哥供应商。“订单说取消就取消,”一位江苏木业老板在空荡荡的车间摇头,“过去赚美元的日子,一去不复返了。”
当地方政府建议“出口转内销”时,现实更为残酷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下滑,家装需求疲软。当中低端板材产能如潮水般转向国内,行业很快陷入“量增价崩”的恶性循环。
彼得森研究所测算显示,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98%的加税成本,中国出口商利润率仅下降1.2%。
道琼斯指数在7月7日收盘时暴跌422点,华尔街交易员们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仿佛看到全球贸易体系在震颤。美国MP材料公司的工程师仍在实验室攻关稀土精炼技术;华为海思的团队测试第14版国产替代芯片。
洛杉矶港堆积的集装箱间,1575名工人排队等待733个工作岗位。而在连云港码头,起重机正将印有“稀土氧化物”标识的集装箱装上驶往美国的货轮。
六个月后,当第一批稀土临时许可证到期时,加州弗里蒙特特斯拉工厂的流水线能否继续运转?深圳华为实验室的芯片设计软件会不会再次断供?
贸易战的真正胜负手,不在谈判桌上的文件签署,而在于这些不眠之夜的科技攻坚。
亿策略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-按天配资-杭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