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徐海东,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。当年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——连林彪和聂荣臻两位大佬都拿一支部队没办法,最后还得毛主席亲自出马找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。
这到底是支什么样的神秘部队,竟然让两位元帅都犯了难?
事情还得从1937年说起。那时候红军正在改编,中央红军摇身一变成了八路军115师。不过这个115师里头,有两个旅的来头可不一样。343旅是正宗的老中央红军,而344旅呢,说起来话就长了。
344旅的前身是红15军团,而红15军团的主力就是大名鼎鼎的红25军。
红25军这支队伍,那可是有些门道的。他们本来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,老家在鄂豫皖根据地。不过跟张国焘的主力部队不一样,红25军没有跟着去川陕折腾,而是在徐海东的带领下,硬是从大别山一路杀到了陕北。
更厉害的是,这支队伍比中央红军还早到陕北!当时中央红军在路上还在苦苦挣扎呢,红25军就已经在陕北站稳脚跟了。说句不好听的,要不是徐海东和红25军先到一步,把陕北这块地盘给守住了,中央红军能不能找到落脚的地方都是个问题。
徐海东这个人,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“徐老虎”。
为啥叫老虎?因为这家伙带兵打仗那叫一个凶猛。红25军刚到陕北的时候,只有3000多人,可是到了抗战前夕,人数不但没减少,反而比长征前还多了。更要命的是,他们手里的机枪竟然有100多挺!
要知道,那时候别说陕北的红军了,就连张学良的东北军、杨虎城的西北军,装备都没这么好。徐海东带着这支队伍,把东北军和西北军打得找不着北,连张学良都对他刮目相看。
不过徐海东的成功,也给后来埋下了隐患。
红25军的官兵对徐海东那是死心塌地的服从,可以说是指哪打哪。这种忠诚度本来是好事,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——他们只听徐海东一个人的话!
到了1937年改编的时候,红15军团变成了344旅,徐海东自然而然地当上了旅长。按理说这个安排没毛病,可是林彪和聂荣臻两个人却犯了愁。
为啥犯愁?因为这支队伍太“抱团”了!
344旅的官兵们,从上到下都是一个调调:我们只听徐旅长的,其他人说话都不好使。这可把林彪和聂荣臻急坏了。他们俩跑到中央去汇报,说这个344旅实在是管不了,能不能换个旅长?
不过这两位元帅倒不是看徐海东不顺眼,相反,他们觉得徐海东这个人能力太强了,当个旅长都屈才了,应该当副师长才对。可是八路军总共就三个师,编制就这么点,哪来那么多副师长的位置?
毛主席听了这个汇报,那是哭笑不得。
换旅长?谁来换?红25军这帮老兵油子,除了徐海东,还真没人能镇得住他们。再说了,徐海东这个人虽然脾气大,但是忠诚度绝对没问题,革命觉悟也高,就是手下的兵太听他的话了。
毛主席想来想去,决定派个人去做政治工作,慢慢把344旅的这股子“山头主义”给化解了。可是派谁去呢?这个人得有本事,得镇得住场子,還得让徐海东服气。
最后,毛主席选中了黄克诚。
说起黄克诚,那也是个狠角色。这个人有个特点,就是特别敢说话,特别较真。在我军高级将领里头,黄克诚可以说是个“刺头”——他先后10次跟上级唱反调,结果多半时候都被证明他是对的。
就是这么个硬骨头的人,毛主席觉得正适合去收拾344旅。果然,黄克诚一到344旅,立马就开始整风。他的要求那叫一个严格,政治工作搞得井井有条。
最有意思的是徐海东的反应。
徐海东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小,但是特别佩服有本事的人。当年中央派程子华来当红25军参谋长的时候,徐海东看这个人有才能,直接就把军长的位置让给了人家,自己改当副军长。
这回面对黄克诚,徐海东又是这个态度。他看出来了,黄克诚是个有真本事的人,所以全力配合他的工作。两个人一个主外,一个主内,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。
黄克诚的手段那是真厉害。
他在344旅搞的整风运动,把整个部队的面貌都改变了。以前那些“护犊子”的干部,跟黄克诚对着干的,统统被调走了。剩下的人,都老老实实按照新的规矩办事。
经过黄克诚的调教,344旅变得更加正规化,更能服从统一指挥。这支部队后来发展成了新四军第3师,再后来又成了东野二纵、四野39军,那可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王牌部队。
回头看看,毛主席这个人事安排真是绝了。
徐海东和黄克诚,一个善战,一个善政,两个人搭配起来,把344旅管理得服服帖帖。建国后,这两个人都成了大将,而老红25军总共出了97个开国将军,这个数字放在哪个部队都是相当厉害的。
说到底,红25军这支队伍之所以这么特殊,跟他们的经历有很大关系。想想看,徐海东当年带着一帮平均年龄不到16岁的“娃娃兵”,硬是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杀出了一条血路,从大别山一直打到陕北,这份功劳确实不小。
不过话说回来,任何部队都不能搞“山头主义”。
红25军虽然功劳大,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“只听一个人话”的状态,对整个军队的团结和发展都是不利的。黄克诚的到来,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从这个故事里,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用人的智慧。面对344旅这个“硬骨头”,他没有简单粗暴地换人,而是派了个更硬的“黄克诚”去做政治工作。结果证明,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。
你们觉得,毛主席当年这个人事安排怎么样?如果是你,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!
亿策略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-按天配资-杭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