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防长欲收回战时指挥权,李在明将大力支持,难怪不敢来九三阅兵
首尔街头最近冒出一句话:美国人要钱,韩国人要命!这话糙理不糙。
啥意思?特朗普伸手要军费,韩国人攥着指挥权咬牙不放。
青瓦台和华盛顿掰手腕的场面,可比韩剧精彩多了。
特朗普今年放话够狠:韩国交的保护费得涨五倍,GDP的5%全换成真金白银打进美军账户。
这数有多大?去年韩国GDP1.73万亿美元,5%就是865亿美元。
啥概念?韩国去年军费总开支才435亿美元,如今要多掏430亿美元给美军发工资。
首尔的公务员们估计正算账算得手抖,这钱够在江南区盖三万栋豪宅了。
但真当韩国人冤大头?李在明最近在国会拍桌子:“我们不是殖民地!”这话不是瞎喊。
1953年《停战协定》墨迹未干,美国人就掏出一份《韩美共同防御条约》。
那白纸黑字写得明白:只要炮声一响,韩军立马归驻韩美军司令部管。
七十多年过去,这个紧箍咒还套在韩国头上。
前两天釜山港刚卸下美国新到的F-35战机,韩军参谋总长连摸钥匙开舱门的权限都没有。
有人要问:日本德国不也没战时指挥权吗?这账得分开算。
日德是二战战败国,按规矩连军队都该解散。
韩国可是堂堂抗美援朝“联合国军”成员,自家的军队天天给外国将军敬礼,这滋味换谁受得了?去年韩军演习闹过笑话:首尔郊外坦克炮口突然掉头,指挥系统被美军紧急叫停半小时。
现场直播的记者都懵了,到底是韩国的兵还是美国的遥控玩具?
特朗普倒是看得开。
上个月高尔夫球场接受采访,他嚼着汉堡说:“首尔那帮人懂什么打仗?当年要不是麦克阿瑟仁川登陆,他们现在都得说平壤话。”
这话戳到韩国人肺管子。
社交媒体炸锅了:“我们每年交几十亿美元,就买来个活体战争纪念馆?”首尔大学教授更是一针见血:“现在美韩关系就像包办婚姻,新郎官天天查新娘手机。”
李在明这招棋下得险。左手捏着答应涨军费的支票本,右手摆着废除战时指挥权的协议书。
明摆着要和特朗普当谈判桌:你要钱我要权,大家各取所需。
这算盘打得精,但华盛顿的老狐狸们可不傻。
五角大楼早放出风声:想拿指挥权?先把萨德系统升级费结了。
还有驻韩美军基地搬迁的87亿美元账单,青瓦台拖了五年没掏钱。
有个细节挺有意思。
今年美韩联合军演代号从“关键决心”改成了“自由护盾”。
名字听着硬气,可实战指挥系统里,韩军部队的调动还是得刷美国人的指纹。
有退伍军官爆料:“我们作战室有两套通讯频道,绿色是自用,红色直通夏威夷总部。”
这哪是军事同盟?分明是装了GPS的提线木偶。
不过韩国人这次底气足。
去年半导体出口赚了1300亿美元,汽车产业全球占有率升到8.3%,文在寅时代埋下的自主国防种子开始发芽。
K2坦克量产了,玄武导弹射程覆盖平壤全境,最近还试射了射程800公里的巡航导弹。
李在明在釜山造船厂喊话:“我们现在有能力自己看家护院。”
这话既是说给北方听,更是喊给太平洋对岸听。
美军的日子也不好过。
关岛基地扩建缺钱,中东局势吃紧,乌克兰那边天天催装备。
要真和韩国撕破脸,驻韩美军基地三万大兵的后勤账都得自己扛。
五角大楼智库早算过账:保住战时指挥权,每年能多撬动韩国20%的军需订单。
但要逼急了韩国自主建军,美制武器市场份额得掉三成。
这场博弈里最微妙的是中国因素。
李在明推迟访华行程被外界揣测纷纷。
但看看仁川港的货轮就知道答案:上半年中韩贸易额突破1800亿美元,平均每天10亿美元货柜在黄海穿梭。
山东威海和仁川的跨国轮渡上,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和韩国芯片肩并肩躺着。
经济绑得这么紧,任谁掀桌子都得掂量后果。
说到底,这场指挥权之争是二十一世纪大国博弈的缩影。
韩国想当棋手不想当棋子,美国要维持全球军事霸权。
双方拉扯的不是一纸协议,而是东北亚未来的格局版图。
青瓦台谈判团队最近恶补《孙子兵法》,五角大楼军官人手一本《三十六计》。
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,可能比真实的战场更考验智慧。
韩国能要回战时指挥权吗?答案藏在两个数字里。
美军在首尔龙山基地的咖啡厅还在扩建,明年要新增十个意式咖啡机。
现代重工的新船坞刚动工,说要造三艘准航母。
一个细节是咖啡杯上的Logo没变,还是星巴克双尾美人鱼。
另一个细节是船坞设计图纸上,导弹垂直发射单元预留了美制接口。
自主权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,而是利益交织的方程式。
韩美这出大戏的结局,恐怕要比《鱿鱼游戏》更烧脑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亿策略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-按天配资-杭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